“终当逐逸志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终当逐逸志”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《雍丘遇雨》,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深刻的追求与不甘。梅老先生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旅途艰难的画面,舟行逆水、风雨交加,简直是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”的写照。但他最后却喊出“终当逐逸志”,这不就是我们现代“打工人”心中的终极目标吗?谁不想要像陶渊明那样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自在?
这句诗其实是在提醒我们,人生最珍贵的不是眼前的苟且,而是对远方诗意的向往。就像你天天加班,内心却羡慕着诗和远方,这种精神内耗,古人都懂!梅尧臣用“终当逐逸志”表达的,不仅是对现实的不满,更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。所以呀,别光顾着抱怨,想想自己的“逸志”是什么,然后朝着它努力呗!毕竟,人生苦短,总要活出点诗意和追求来。
“终当逐逸志”出自宋代梅尧臣的《雍丘遇雨》。
“终当逐逸志”全诗
《雍丘遇雨》
宋代 梅尧臣
日暮风雨急,逆水舟难牵。
波波入杞国,悄悄谁忧天。
阗阗陂中雷,幂幂堤外烟。
骤然沃大热,蒸饫如炊煎。
饮水徒胀满,渴喉殊未蠲。
摇篷已烦倦,汗额常不乾。
如何一席地,长少皆在前。
衣巾不敢去,又以礼数缠。
安得化严石,两胫没流泉。
每暑起此念,念之凡几年。
终当逐逸志,奚必事华颠。
作者简介(梅尧臣)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